这几天,游戏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

据央视报道,中宣部指导下的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近期成立,并对首批20款存在道德风险的网络游戏进行评议。报道称,经对评议结果进行认真研究,网络游戏主管部门对11款游戏责成相关出版运营单位认真修改,消除道德风险;对9款游戏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近年来,在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关部门对游戏产业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收紧。在版号停审和“预防近视”的2018年,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成立让人意外,但又在行业的意料之中。

“你知道它迟早要整你,但你想不到,它会用这种方式整你。”

在政策频出的2018年,对游戏行业打击最大的还轮不到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但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可能是这一整年的政策变动中,对游戏行业影响最深远的。

所谓道德,正在杀死中国未来的好游戏。

 

所谓道德,带来了更大的不可控的风险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消息来得很突然。

在央视简短的报道中,关于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信息量非常少。评议的哪20款游戏,哪11款没有通过,哪9款被发回修改,为什么驳回或修改,依据什么样的标准等问题都被一笔带过,空留下一头雾水的游戏圈。

不透明是国内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制度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因为不透明意味着厂商们对于这块风险的不可控。而相比起以往的监管政策,以“道德”为名的新政策,不可控风险要大的多。

从业者们知道,他们如何做是合法的,他们也大概知道,怎么做是能过审的,但他们很难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违反道德的。

相比起明文的法律和日积月累的“送审经验”,道德是在过于宽泛和暧昧,并缺乏共识。

如果人们对道德能达成广泛的共识,那跟苏格拉底聊天的话题就少了许多

据外媒Games Industry报道,网络游戏到得委员会首批审查的20款游戏既包括未上线的游戏,也包括市面上已经运营的游戏,而从结果来看,该审核标准比以往更加严格。

以往的监管政策已经弄得开发商们焦头烂额。在社交媒体中,经常出现玩家和从业者发布的关于审核的冷笑话,其中一些修改要求让人哭笑不得。可以预见,更严格更宽泛的道德审查,会在明年成为业内更加头痛的事情。

但关于此事也有不少乐观的言论出现,比如道德委员会让一些人联想到了分级制度。

实际上,在2018年无数次政策变动中,分级制度这个美好愿望总被提起,而道德这种法律之外的判定标准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游戏分级。

只是,道德委员会带来的不可控风险,已经覆盖掉了它成长为分级制度的可能性。

 

从ESRB说起,道德委员会缺少什么

还要从ESRB说起。

ESRB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独立机构,他们会强制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游戏进行定级。游戏在被ESRB审核之后,都会根据其内容获得一个字母分级。

在ESRB的分级制度中,eC(幼儿级)和AO(仅限成人)是两个敏感分级。前者被很多玩家认为是“婴儿游戏”,后者的地位则相当于X级电影——美国任何一家正规的商店都不愿意上架。

对这两个分级,大多数的游戏开发商是敬而远之的。不过eC级并不需要特别注意,只要游戏项目并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去做,一般不会获得eC分级。AO级则需要在游戏制作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开发商会在制作游戏的过程中拼命不让自己的游戏被定为这个级别。

在这个过程中,ESRB的分级制度就产生了导向作用。一方面,游戏立项时开发商就要规划游戏内容,并在制作游戏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ESRB的分级标准;另一方面,开发商业也知道哪些内容会被划为AO级,从而有的放矢,可以更大胆的在安全的领域投入资源,尝试创意。

分级制度的导向作用,贯穿了从游戏立项到上线的全过程。

虽然道德委员会不是分级制度,也因为不透明的原因缺乏了导向作用,但其作为“红线”的威慑力仍然会像分级制度一样影响到游戏的开发。

糟糕的是,这种影响很难说正面。

 

风险之下,中国的未来的好游戏正被杀死

在ESRB的体系之下,导向作用指导着开发商做一款游戏时该注意什么,该如何去做。但在不可控风险的压力之下,游戏开发商只能尽可能的谨慎。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正引发着一系列市场反应。

游戏开发商不知道他们如何做才算符合道德,而在游戏开发过程中,一个角色的立绘,一个场景的设计,都意味着成本。恐怕谁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资金去试探这个模糊的标准,当耗资上百万完成了一个场景之后,如果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认为这是不符合道德的,游戏公司的资源就被浪费掉了。

而在ESRB的体系之下,开发商知道什么不能做,所以一开始就不会在被禁止的领域做尝试,这样他们可以将资源投入那些被开放的领域中,保持着制作效率,并有机会尝试他们的新想法。

被浪费掉的资源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游戏公司更不愿意在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这或许会进一步加重国内游戏的换皮现象。

但换皮这个行为本身又是不道德的

更严重的是,游戏主管部门不仅会根据道德委员会的评议来对某些游戏发回修改,还会直接否决。如果一款游戏的投入非常高,在遭到“不予审批”这样的处置后,那就不仅仅是资源浪费的问题了。

资源浪费会导致游戏创造偏向保守化,直接毙掉项目则会导致游戏公司降低游戏的开发成本。

虽然市场中总会冒出一些低成本的精品游戏,但一般情况下,优秀的游戏都是用巨额的资金打造出来的。之前引发话题的《荒野大镖客2》被曝开发费用接近60亿人民币,优秀游戏产品制作费用之高昂可见一斑。

在网络道德委员会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中,游戏公司想方设法削减成本以降低投入风险比是十分常规的反应,而在低投入之下,想要保证游戏质量,几乎只是美好的愿望。

 

结语:

其实相比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印发的市场反应,不可控风险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更加致命,在拿着真金白银不断与监管制度玩“猜猜看”的情况下,游戏公司恐怕更难踏踏实实做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