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6点,PlayStation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由于PlayStation中国商店系统安全升级,PlayStation中国商店从当天早上7时起暂停服务,恢复服务的时间将另行通知。
不久后,微博用户“森里萤四”将这条消息截图发表,配文:“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此前,他曾多次发微博表示自己会举报PS4。
当然,如今该微博用户只剩下热心网友的截图证据,账号也已经注销,所谓“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无论该网友是众矢之的的背锅侠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PlayStation国区暂停服务这样的最终结局是大部分有良心的中国玩家所不想看到的。
在这里,不妨冷眼看看“举报”如今这件“小事”。
游戏中的举报:滥用下“举报”成了件小事
不知道玩家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至少就笔者几年的游戏体验而言,很多游戏当中的“举报”按钮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夸张一点的例子便是如今流行的“祖安梗”。祖安本是游戏《英雄联盟》中的一个区,但不知为何该区的游戏玩家似乎在言语技术上表现出了相当卓越的造诣,常常用各种方式对自认为技术不佳的玩家进行花式问候。
当然,笔者自知言语功力尚浅,游戏技术也一般,并非祖安区玩家,也自知实力达不到祖安标准。但根据实际体验来看,目前很多原本较为干净的游戏或者分区涌入了越来越多的“祖安玩家”。
在非祖安区,笔者观察到越来越多神奇的状况:A玩家作为秒选大神,开局扬言要带飞全场,却不慎遭遇滑铁卢;本来并非什么恶性状况,但总会有B玩家开始对其冷嘲热讽;偶尔会有理性的C玩家进行制止,但通常情况下会演变成玩家们推诿甩锅,忘记主营业务。
这时候平时注意不到的“举报”按钮就派上了用场。
本来可以刹车的小事却以一百二十码的速度直接用上了举报按钮,而且在这样的风气下,如果玩家习惯了用“举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把“举报”看作是小事时,用“举报”来解决游戏似乎也成了件小事。
所以,“举报”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以国民游戏英雄联盟为例,该游戏于2016年上线 “裁决之镰”系统。官方在公告中表示:
裁决之镰系统是通过升级之前的挂机、逃跑系统用来侦测那些经常秒退或挂机的玩家的。
我们在裁决之镰系统中加入了更加严格的机制,并且会提供更加清晰的反馈给到举报玩家与被举报玩家。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教育大家,逃跑或挂机是英雄联盟中不被允许的行为,并且,这个系统会做出更快、更严厉的处罚。
按道理,举报这种东西一般适用于“外挂、逃跑、故意做演员”这种相当恶劣的形式,用来净化游戏环境的。但总会有玩家为了一己私欲,或者自认为站在正义的角度对队友进行评价,滥用举报机制。
所以,所以的一切都可以归因于你演我。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没办法解决问题,那么解决出问题的人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这种风气一旦传开理论上刹不住车的。
当然,玩家有兴趣还可以百度,查一查“XX游戏如何科学举报”,有不少令人惊叹的科学化系统化举报方式,总有一款能适用。
游戏外的举报:总有一个机会宣泄愤怒
虽然游戏外的举报方式没有游戏内“一键举报”相对简单,但是只要有心总是会有举报的方式。
同时有个可怕的推论在于,伴随着游戏内举报风气越来越盛,很多隔三差五因为种种原因就能随手“举报”别人的玩家,会对“举报”这个概念慢慢淡化,并不会真正考虑现实中的“举报”这一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通常情况下,举报游戏内的玩家最差的结果是对方封号禁玩,而游戏之外的举报结果会影响很多无辜群众。
2016年2月15日,3DM论坛用户“deavee”发布了帖子“正版狗不让咱们玩破解,咱们也不让它们玩正版,大家一起去举报Steam国区,附举报地址和教程!”,号召更多玩家举报Steam平台。
此事的源头是2016年1月,3DM发布了日本光荣公司的游戏《三国志13》的破解资源,随后,光荣向3DM发送了警告函,要求3DM停止侵权行为并道歉。2月,3DM站长宿菲菲在微博中宣布“3DM不会再破解任何单机游戏了”。随后,上述举报事件爆发。
如果有热心人士编写中国电子游戏发展史,那么该次举报事件甚至可以单独拎出来做一个单独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
站在理性的角度,这样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虽然正版和盗版优劣高下之争在国内市场上一直畸形的存在着,但能够演变成这样的冲突,甚至借助着高尚的旗帜和口号来包装自己,也算是值得载入游戏史的趣闻了。
这和很多除了游戏行业之外还存在着的诸多举报现象,如之前的各种事件,着实有些相似,与其是理性思考进行举报,更像是任由自身受情感支配所驱动:
我觉得你打的菜,你拖后腿,我生气,所以我举报你。
我玩不上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我生气,所以我举报你。
我看不惯这东西,你怎么能喜欢这种东西,我生气,所以我举报你。
归结起来,我不爽,所以我按下了“举报”按钮。具体会有什么结果和影响呢?所谓“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举报和告老师:爱打小报告的结果是什么
当然,虽然举报者可以删除微博,注销账号,但举报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死亡这件事情。因此,按下了举报按钮的举报者如果稍有良知,没办法做到“那管洪水滔天”这样的常人无法轻易做到的事情的。
有意思的是,如果仔细分析,现在的举报者和当年在学校里打小报告的学生在行为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
“不可以这样做哦,我会告诉老师的”。
或者简单点:
“我要告老师!”
在笔者上学的年代,也许对于目前很多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冲击性和杀伤性的话语,甚至是被认为最为糟糕处理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敢当着诸多同学说出这句话,其结果就是被贴上“爱打小报告”这样的标签。
因此正常情况下,“爱打小报告”的同学一般是不受班里大多数同学喜爱的,常常被其他同学所疏远。“打小报告”本身也被广大同学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毕竟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学生之间默认的事情站在老师的立场并不一定会赞同,甚至会简单一刀切。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多数情况下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
出于种种考虑,“打小报告”一般即便是有,但也是秘密进行的,而且进行报告的同学往往也在最后尝到自身造成的苦果。因此,大多数同学如果打小报告肯定会进行仔细而慎重的权衡,这种杀伤性极大的武器,非一般情况是绝对不会动用的。
可惜,与之类似的“举报”反而越来越频繁,甚至成了一股风气。这种现象本身就比较反常。
退一步来讲,如果第一个打小报告的同学是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利益考虑选择了这种危险行为,那些受该同学煽动也前前赴后继打小报告的同学我们能称之为什么呢?
同样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学生尚且知道老师所表的是和学生有着本质区别的东西,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变成老师的。因此利用老师来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无法靠自身解决的问题,毕竟一旦滥用,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自己。
可惜的是,很多网友退步到了还没上学的水平,跟风举报乐此不疲,并没有考虑过滥用举报的后果是什么。上述steam事件便是如此,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义愤填膺的网友也一时冲动举报了steam。
墙越垒越高,雪越积越深不是没有原因的。游戏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只是它受害时大多数玩家总是无力罢了。
-END-